0%

经典算法:卡尔曼滤波(图解推导)

引言:本文翻译自国外博主Bzarg在2015年写的一篇卡尔曼滤波的图解。

背景

卡尔曼滤波(Kalman filter)是一种高效的自回归滤波器,它能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情况的组合信息中估计动态系统的状态,是一种强大的、通用性极强的工具。它的提出者,鲁道夫.E.卡尔曼,在一次访问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时,发现这种方法能帮助解决阿波罗计划的轨道预测问题,后来NASA在阿波罗飞船的导航系统中确实也用到了这个滤波器。最终,飞船正确驶向月球,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登月。

v2-e7fade003119539cd2892c23ff924ca1_720w.jpg

什么是卡尔曼滤波

对于这个滤波器,我们几乎可以下这么一个定论:只要是存在不确定信息的动态系统,卡尔曼滤波就可以对系统下一步要做什么做出有根据的推测。即便有噪声信息干扰,卡尔曼滤波通常也能很好的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,找出现象间不易察觉的相关性。

因此卡尔曼滤波非常适合不断变化的系统,它的优点还有内存占用较小(只需保留前一个状态)、速度快,是实时问题和嵌入式系统的理想选择。

如果你曾经Google过卡尔曼滤波的教程(如今有一点点改善),你会发现相关的算法教程非常可怕,而且也没具体说清楚是什么。事实上,卡尔曼滤波很简单,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式看它,理解是很水到渠成的事。

本文会用大量清晰、美观的图片和颜色来解释这个概念,读者只需具备概率论和矩阵的一般基础知识。

我们能用卡尔曼滤波做什么

让我们举个例子:你造了一个可以在树林里四处溜达的小机器人,为了让它实现导航,机器人需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。

robot_forest-300x160.png

也就是说,机器人有一个包含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的状态$\vec{x}_k$:

Screenshot from 2021-05-22 18-35-17.png

注意,在这个例子中,状态是位置和速度,放进其他问题里,它也可以是水箱里的液体体积、汽车引擎温度、触摸板上指尖的位置,或者其他任何数据。

我们的小机器人装有GPS传感器,定位精度10米。虽然一般来说这点精度够用了,但我们希望它的定位误差能再小点,毕竟树林里到处都是土坑和陡坡,如果机器人稍稍偏了那么几米,它就有可能滚落山坡。所以GPS提供的信息还不够充分。

robot_ohnoes-300x283.png

我们也可以预测机器人是怎么移动的:它会把指令发送给控制轮子的马达,如果这一刻它始终朝一个方向前进,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物,那么下一刻它可能会继续坚持这个路线。但是机器人对自己的状态不是全知的:它可能会逆风行驶,轮子打滑,滚落颠簸地形……所以车轮转动次数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行驶距离,基于这个距离的预测也不完美。

这个问题下,GPS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状态的信息,但那是间接的、不准确的;我们的预测提供了关于机器人轨迹的信息,但那也是间接的、不准确的。

但以上就是我们能够获得的全部信息,在它们的基础上,我们是否能给出一个完整预测,让它的准确度比机器人搜集的单次预测汇总更高?用了卡尔曼滤波,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。

卡尔曼滤波眼里的机器人问题

还是上面这个问题,我们有一个状态,它和速度、位置有关:

v2-a1a901c6aad3d87b47b148a3e5cdddbe_720w.jpg

我们不知道它们的实际值是多少,但掌握着一些速度和位置的可能组合,其中某些组合的可能性更高:

gauss_0.png

卡尔曼滤波假设两个变量(在我们的例子里是位置和速度)都应该是随机的,而且符合高斯分布。每个变量都有一个均值 $\mu$,它是随机分布的中心;有一个方差$\sigma^2$ ,它衡量组合的不确定性。

gauss_1.png

在上图中,位置和速度是不相关的,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从一个变量推测另一个变量。

那么如果位置和速度相关呢?如下图所示,机器人前往特定位置的可能性取决于它拥有的速度。

gauss_3.png

这不难理解,如果基于旧位置估计新位置,我们会产生这两个结论:如果速度很快,机器人可能移动得更远,所以得到的位置会更远;如果速度很慢,机器人就走不了那么远。

这种关系对目标跟踪来说非常重要,因为它提供了更多信息:一个可以衡量可能性的标准。这就是卡尔曼滤波的目标:从不确定信息中挤出尽可能多的信息!

为了捕获这种相关性,我们用的是协方差矩阵。简而言之,矩阵的每个值是第 $i$ 个变量和第 $j$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(由于矩阵是对称的,$i$ 和$j$的位置可以随便交换)。我们用$\varSigma$表示协方差矩阵,在这个例子中,就是$\varSigma_{ij}$。

gauss_2.png

用矩阵描述问题

为了把以上关于状态的信息建模为高斯分布(图中色块),我们还需要$k$时的两个信息:最佳估计$\mathbf{\hat{x}_k}$ (均值,也就是$\mu$),协方差矩阵$\mathbf{P_k}$ 。(虽然还是用了位置和速度两个变量,但只要和问题相关,卡尔曼滤波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变量)

v2-2ac6f7823c6e340805cce06b61c8fa16_720w.jpg

接下来,我们要通过查看当前状态(k-1时)来预测下一个状态(k时)。这里我们查看的状态不是真值,但预测函数无视真假,可以给出新分布:

gauss_7.jpg

我们可以用矩阵$\mathbf{F_k}$表示这个预测步骤:

gauss_8.jpg

它从原始预测中取每一点,并将其移动到新的预测位置。如果原始预测是正确的,系统就会移动到新位置。

这是怎么做到的?为什么我们可以用矩阵来预测机器人下一刻的位置和速度?下面是个简单公式:

v2-03ed134b88639dbfe347012511440a3a_720w.jpg

换成矩阵形式:

v2-2916712c805c703b37fce364549dadf6_720w.jpg

这是一个预测矩阵,它能给出机器人的下一个状态,但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协方差矩阵的更新方法。这也是我们要引出下面这个等式的原因:如果我们将分布中的每个点乘以矩阵$\color{firebrick}{\mathbf{A}}$,那么它的协方差矩阵会发生什么变化

v2-69a02c2142ed47d086a9a948cb8b17b1_720w.jpg

把这个式子和上面的最佳估计$\mathbf{\hat{x}_k}$结合,可得:

v2-dbf13375a23f07e1040adf38ea186aa7_720w.jpg

外部影响

但是,除了速度和位置,外因也会对系统造成影响。比如模拟火车运动,除了列车自驾系统,列车操作员可能会手动调速。在我们的机器人示例中,导航软件也可以发出停止指令。对于这些信息,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向量$\color{darkorange}{\vec{\mathbf{u}_k}}$,纳入预测系统作为修正。

假设油门设置和控制命令是已知的,我们知道火车的预期加速度$\color{darkorange}{a}$。根据运动学基本定理,我们可得:

v2-e0cd414e3b6d4ef4f8a57c8b156a5103_720w.jpg

把它转成矩阵形式:

v2-64e50bf118c8039f6228b5c817490601_720w.jpg

$\mathbf{B}_k$是控制矩阵,$\color{darkorange}{\vec{\mathbf{u}_k}}$是控制向量。如果外部环境异常简单,我们可以忽略这部分内容,但是如果添加了外部影响后,模型的准确率还是上不去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外部不确定性

当一个国家只按照自己的步子发展时,它会自生自灭。当一个国家开始依赖外部力量发展时,只要这些外部力量是已知的,我们也能预测它的存亡。

但是,如果存在我们不知道的力量呢?当我们监控无人机时,它可能会受到风的影响;当我们跟踪轮式机器人时,它的轮胎可能会打滑,或者粗糙地面会降低它的移速。这些因素是难以掌握的,如果出现其中的任意一种情况,预测结果就难以保障。

这要求我们在每个预测步骤后再加上一些新的不确定性,来模拟和“世界”相关的所有不确定性:

gauss_9.jpg

如上图所示,加上外部不确定性后,$\color{royalblue}{\mathbf{\hat{x}}_{k-1}}$的每个预测状态都可能会移动到另一点,也就是蓝色的高斯分布会移动到紫色高斯分布的位置,并且具有协方差$\color{mediumaquamarine}{\mathbf{Q}_k}$。换句话说,我们把这些不确定影响视为协方差$\color{mediumaquamarine}{\mathbf{Q}_k}$ 的噪声。

gauss_10a.jpg

这个紫色的高斯分布拥有和原分布相同的均值,但协方差不同。

gauss_10b.jpg

我们在原式上加入${\color{mediumaquamarine}{\mathbf{Q}_k}}$,得到预测步骤的完整表达式:

v2-2c8b709435f6c99ef9b00bba18d32b09_720w.jpg

简而言之,这里:

新的最佳估计是基于原最佳估计已知外部影响校正后得到的预测。

新的不确定性是基于原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得到的预测。

现在,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,我们把传感器数据加入其中,会发生什么呢?

通过测量值来修正估计值

我们可能有好几个传感器,它们一起提供有关系统状态的信息。传感器的作用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,它可以读取位置,可以读取速度,重点是,它能告诉我们关于状态的间接信息——它是状态下产生的一组读数。

gauss_12.jpg

请注意,读数的规模和状态的规模不一定相同,所以我们把传感器读数转换矩阵设为$\mathbf{H}_k$。

gauss_13.jpg

把这些分布转换为一般形式:

v2-531d486ddd0875207e79b16d19006ca5_720w.jpg

卡尔曼滤波的一大优点是擅长处理传感器噪声。换句话说,由于种种因素,传感器记录的信息其实是不准的,一个状态事实上可以产生多种读数。

gauss_14.jpg

gauss_11.jpg

我们将这种不确定性(即传感器噪声)的协方差设为$\color{mediumaquamarine}{\mathbf{R}_k}$,读数的分布均值设为$\color{yellowgreen}{\vec{\mathbf{z}_k}}$。

现在我们得到了两块高斯分布,一块围绕预测的均值,另一块围绕传感器读数。

gauss_4.jpg

如果要生成靠谱预测,模型必须调和这两个信息。也就是说,对于任何可能的读数$(z_1,z_2)$,这两种方法预测的状态都有可能是准的,也都有可能是不准的。重点是我们怎么找到这两个准确率。

最简单的方法是两者相乘:

gauss_6a.png

两块高斯分布相乘后,我们可以得到它们的重叠部分,这也是会出现最佳估计的区域。换个角度看,它看起来也符合高斯分布:

gauss_6.png

事实证明,当你把两个高斯分布和它们各自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相乘时,你会得到一个拥有独立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的新高斯分布。最后剩下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:我们必须有一个公式来从旧的参数中获取这些新参数!

结合高斯

关于两个高斯分布的乘积仍为高斯分布的证明见:

让我们从一维看起,设方差为$\sigma^2$,均值为$\mu$,一个标准一维高斯钟形曲线方程如下所示:

v2-97fd17b2ea76d5452a22725f19f99580_720w.jpg

那么两条高斯曲线相乘呢,下面的蓝色曲线代表两个高斯分布的(未归一化)交集:

gauss_joint.png

v2-44fae648700cd28c6ed7c82e91c864a9_720w.jpg

把这个式子按照一维方程进行扩展,并进行归一化使其概率和为1,可得:

v2-f3119ec5da2279746e27b0e2e31ccfb9_720w.jpg

如果有些太复杂,我们用k简化一下:

v2-2881114c10fc274482b013e408df9ce9_720w.jpg

以上是一维的内容,如果是多维空间,把这个式子转成矩阵格式:

v2-1c02a4b31a146aba44c5082079df1e8c_720w.jpg

这个矩阵 [公式] 就是我们说的卡尔曼增益,easy!

把他们结合在一起

截至目前,我们有用矩阵$(\color{fuchsia}{\mu_0}, \color{deeppink}{\Sigma_0}) = (\color{fuchsia}{\mathbf{H}_k \mathbf{\hat{x}}_k}, \color{deeppink}{\mathbf{H}_k \mathbf{P}_k \mathbf{H}_k^T})$预测的分布,有用传感器读数$(\color{yellowgreen}{\mu_1}, \color{mediumaquamarine}{\Sigma_1}) = (\color{yellowgreen}{\vec{\mathbf{z}_k}}, \color{mediumaquamarine}{\mathbf{R}_k})$预测的分布。把它们代入上节的矩阵等式中:

v2-9cb02f4cb340f4bee98bf8fdef80867b_720w.jpg

相应的,卡尔曼增益就是:

v2-c2a3f0e191354e598e09d4fdd59b8d25_720w.jpg

考虑到$\color{purple}{\mathbf{K}}$里还包含着一个$\mathbf{H}_k$,我们再精简一下上式:

v2-47b92e3442751ff8266b4d18e30bda2a_720w.jpg

最后,$\color{royalblue}{\mathbf{\hat{x}}_k’}$是我们最终的最佳估计值,我们可以把它和$\color{royalblue}{\mathbf{P}_k’}$继续放进去做另一轮预测:

kalflow.png

参考:http://www.bzarg.com/p/how-a-kalman-filter-works-in-pictures/#mathybits